耶穌愛你!願神賜平安與你!

101.2.5

2012-03-01 14:22

 

靠近天父的心                  文亮

如果有一天,我們回到天父面前,你可以想像什麼是祂最想從我們身上得到的?
  有一個父親,非常疼愛他的孩子,因此他常常教導孩子、訓練孩子,為的是他的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為了這目的,做父親的常常必須忍住心裡對孩子的不捨,讓孩子學習從跌倒中站立起來,甚至有時候為了孩子能漸漸獨立,他要容許將孩子放在一些試驗的危險中。
  直到有一天,父親從一點一滴地教導和餵養中看到孩子成人了,這使得為父的心得到滿足,因為孩子能有所成就,又能勝過在他生活中的一切困難與試探。
  但是這樣地生活過了一段時間後,父親漸漸年老,孩子因「能者多勞」之故,變得不再能與父親有多餘的時間相處,此時的父親,發現孩子一天一天地疏遠,而在他的心中,會開始期望,如果我的孩子能花點時間陪陪我那該有多好;做孩子的,似乎也感受到父親的孤單,為著一生中從父親所受的恩惠,他努力地賺更多的錢想讓父親享受、滿足,孩子為父親買了許多日常所需,也為父親請了一班傭人供候使喚,甚至為父親預備一切上好的環境與休閒活動。終於,他把自己弄得更加忙碌而更沒時間回家了。
  一天晚上,孩子拖著疲倦的身心回到家中,發現父親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孩子問父親說:「爸!你怎麼了?」父親說,他覺得他的心無法滿足。孩子驚訝地追問:「錢不夠用嗎?」父親搖搖頭,心裡想,傻孩子,你不知我為你保留的家產,是你今日所擁有的數十倍。
  孩子又問:「那是有人得罪你了嗎?還是我為你安排的活動你不滿意呢?」父親仍然搖著頭。孩子終於無法忍受了說:「你要我努力,我一直在做。對你,我盡心、盡力擺上一切,你還有什麼不能知足的呢?」父親回答:「你的確很努力,你也付出很多,但我所要的不是這些,我想要的只有一件,而你唯獨這一件東西沒給我。」
  孩子好奇地問:「還有什麼是我有,卻沒有給你的呢?」父親凝視著孩子說:「我要的是你;我要的是你的心能靠近我的懷裡。」
  今天有很多基督徒,在基督裡新生後,就得著一些很重要的教導,要如何在基督裡成長,如何來服事,這的確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們在天上的父,祂希望我們能成為剛強、有用、得勝的基督徒,祂希望我們能在世上不受魔鬼的引誘,反而能擊敗撒但的計謀。祂希望我們站在破口搶救靈魂,並盡力使用我們的恩賜,榮神益人。但在這諸多天父對我們的心意中,我們常常忽略的是那「天父的心」深處,有一份最原始的期待:與祂的兒女親近,賜福祂的兒女。
  我們在天上的父,賜予我們許多的豐富,又訓練我們、造就我們,祂所期待的並不是要我們回報祂什麼,因為一切原本都是祂的,而祂所有的更遠遠多過所有的一切,祂所要的,只是我們的心能親近祂。
  還記得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嗎?那位忙碌的姐姐為耶穌所做的,絕對超過馬利亞所做的,以一般人的眼光來看,我們會評價馬大是一個勤奮、有用、又能夠犧牲的好孩子,而那個馬利亞,一看就知道什麼都不做,只知道撒嬌。但聖經卻清楚地告訴我們,耶穌說,馬利亞得著了上好的福份。如果一個基督徒生命中最好的祝福,是什麼都不做,而單單來親近上帝,那麼我們可能很多人都失落了這份祝福。當然,上帝不是真的要我們什麼都不做,只是明白地告訴我們,在我們一生的道路中行走,無論何時、何處、何事,都應當保守自己常常「靠近天父的心」。
  耶穌在世上的時候,就為我們留下美好的榜樣,祂本是上帝的兒子,更大可以說祂就是上帝,但是為了讓我們能明白「靠近天父的心」是何等的重要,祂從服事的一開始,就常常獨自一人與天父保持親近的關係。因為祂知道天父喜悅祂如此。
  是的,我們的生命氣息、我們的能力、智慧、金錢,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天父所賞賜給我們的,在天父創造我們的時候,祂就把一切萬物賞賜給我們了。而我們所有的一切,原本就在上帝的手中,事實上直到今日,一切萬物仍是屬上帝的。然而在上帝的創造中,唯有一樣,上帝給了人類自由選擇的空間,那就是我們的心,祂讓我們可以選擇愛祂、順服祂而討祂喜悅,或是悖逆祂使祂痛心,因為祂要我們對祂的愛,是出於完全的心。
  但在撒但的邪惡中,牠捆綁上帝的兒女不得靠近天父的心,牠使人的心眼盲、心耳聾,牠叫人的靈魂受傷,在罪惡中掙扎卻得不到力量,牠使我們有被拋棄的絕望,牠奪去我們憐憫的心。因撒但知道,只要我們遠離天父的心,我們的生命,就是牠的俘虜。
  如果有一天,我們回到天父的面前,你可以想像什麼是祂最想從我們身上得到的?我想答案你已明白:祂要的是你單純愛祂的心!
                                         (作者為湖光教會牧師)

 

                *** *** 搬走大象 *** ***     V

人嘗試改變生命,卻一直無法解決,是否已經習慣那些似是而非的問題?

房間裡有隻肥嘟嘟的大象!大家一定會想:怎麼會沒感覺?若是有一隻大象在你的房間,只有一種可能會讓你沒感覺,就是你已經被大象壓習慣了,壓在一旁小小的角落。
  每個人生命中常有很多「大象」
─那些生命中似是而非的問題,不斷壓迫著我們,只要我們還活著,人總是喜歡「否認」它的存在,除非逼不已,人很難面對它。甚至恐懼將大象從房中搬走,認為房中空無一物就是一無所有,尤其是華人特有的文化,似乎壓抑也已成習慣。

會使杯中水結冰,不是杯子,也不是水,而是溫度;當人不停改變杯子的形狀或調整水的多寡,若沒有改變根本的問題,水依然會結冰;就如同人一直嘗試要改變房間的擺設,卻沒搬走大象,問題依舊無法解決。

孫中山先生是位基督徒,滿清末年因著基督的信仰,本著「神愛世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決定搬走這「千年帝制」的巨象,建立一個以民為主的中華民國。

神學家馬丁路德也是因有感於天主教會為建伯多祿大教堂而發行贖罪券的腐化,很多信徒因無知的順服而購買,使他決定於1517年十月卅一日那天,宣佈九十五條論綱,公開反對贖罪券的販售、並且推廣聖經的普及,將聖經翻譯為德文。

我的生命也常在靠主的光照來發現問題;更靠主的大能才能「搬走大象」。今年剛接教會數算奉獻的服事,規定服事者要第一堂要守主日,第二堂才能服事,這對於晚睡晚起的我,總是個很大的挑戰;每次晚起都只能去第二堂,但第二堂又要服事,而我總是覺得我已經進了教會,就算有守主日,卻渾然不知這種儀式化的「大象」,已在我心中。
  過了幾個月「神知我不知」的生活,就這樣有一天,我又因晚起未參加第一堂崇拜而直接去服事,有一位姊妹突然對我說:「你第一堂怎麼沒來主日?」我這才發現自己心中的大象,羞愧的我趕緊向奉獻的負責同工請假,去參加第二堂主日。

在這個世界處於價值觀多元的後現代主義浪潮中,基督徒更需要倚靠神的話與屬靈同伴,來幫助自己發現許多似是而非的「大象」,並搬走牠,而唯當心房清空了,聖靈的風才有辦法吹進來,我們的生命將會不再一樣。                                    ............論壇報 2012.01.07

======================

每一分鐘都是一小時的開始

哥倫布在私人的航海日誌上記載著第一次航行在沒有海圖的北大西洋的情景。

「今天我們仍然繼續航行,方向西南西。」

當時,暴風雨不斷侵襲,已經危及船隻,有些水手醞釀要叛變;哥倫布在茫茫大海中,感到希望逐漸渺茫,信心似乎也開始動搖。

然而,在無助之時,哥倫布回過神,靠著直覺與智慧,堅定地下了決心──「今天我們仍然繼續航行,方向不變!」前進,再前進,最後,他終於找到新大陸。

我們每天是否堅定地告訴自己──「今天,我仍然繼續航行、不停歇地努力!」或是,腳步停止了、不再前進了?

有些人年紀輕輕,卻已經缺乏鬥志。有些人雖然八十多歲,卻生龍活虎地積極奮鬥。台灣教會界學者型的周聯華牧師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周牧師年紀雖然大,卻每天讀書、寫作,默默耕耘許多事,每天過得充實有意義,外型年輕又有活力!

哥倫布和周聯華牧師的經歷提醒我們:「立刻找點事做吧!每天繼續航行吧!」

不要以為「一分一秒」過去不算什麼,因為「每一分鐘都是一小時的開始」;我們若能隨時把握一分鐘,開始動手找事做,許多一分鐘加起來,就可以完成許多大事!                       佳音廣播月刊2010.9

 

                        你可看見彩虹              (耕心週刊)

心中有上帝的人,不因壞消息而驚惶;

他的心會堅定,因信靠上帝,不憂不驚。

因磨難痛苦,得著祝福;

像是空氣中的水滴,在陽光的照射下,

只要用「正確」的角度,便能看見美麗的彩虹。

返回

搜尋網站

教會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華路一段116巷3號    電話:(02)-29979177